2025年新能源新车销量或达750万辆
来源:中国汽车产业网 作者:刘烨 时间: 2019-12-19
慧聪表面处理网讯: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分析人士指出,若以2025年新车销量3000万辆计算,《规划》发展愿景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或将达到750万辆左右。作为我国当前和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落地后将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政策依据,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发展愿景方面,《规划》指出,力争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头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我国进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提升。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与此前的网传版本不同的是,该版《规划》征求意见稿将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比从此前网传版本的20%提升至25%,同时去掉了“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1.0kWh/100km”。伊维智库研究总监吴辉测算,若以2025年新车销量3000万辆计算,《规划》发展愿景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或将达到750万辆左右。此外,技术层面参数不在产业规划中提及,此举说明《规划》更加回归产业规划本质。
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要坚持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其中,在“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中,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吴辉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与此前的“三纵三横”相比,新版“三纵三横”已经出现变化。比如,此前“三纵”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与之相比,新版“三纵三横”更加强调网联化和智能化。
在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方面,《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通行、使用等优惠政策;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制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的具体办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在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上,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相关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相邻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智能立体充电站,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
在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方面,建设支持车路协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加快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升级,不断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在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交通标志标识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视频监控设施、通信设施、车载终端之间的智能互联。
在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上,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气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立项、审批、建设、验收、投运等环节的管理规范。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